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访谈>正文

谈笑间︱王宇教授:身长六艺,倾尽一生,做好治病救人这一件事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1/3/8 10:51:58  浏览量:6834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编者按:迈入新世纪已二十载余,医学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此期间涌现了一批仁心仁术、为国为民的医生。正所谓“医者,父母心也”。肿瘤瞭望“谈笑间”系列专栏,与名医回望过去,品尝医学生涯的人生百味。本期特别邀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宇教授座客专栏,他挑战高难度学科,赴重洋师长技;他筑立甲冠东方,推动甲状腺癌规范诊疗,向病患启蒙医学基础;他身长六艺:医、教、研、管、德、言,对团队、对患者,殚精竭虑;他克服疫情阻隔,开杏坛,愈病患,在时间的激流中成长,豪言倾尽一生,治病救人。

 

 

因缘际会从医,孜孜不倦学习


 肿瘤瞭望 :非常感谢王宇教授座客肿瘤瞭望谈笑间,您从事普外科工作已经有20余年,请问是什么促使您走上了医学这条道路?又因何选择了头颈外科领域?


王宇教授:在学生时代的时候,我就对医学、理工科非常有兴趣,后来受到学医的表姐的影响,在高考时选择了医学,因为我动手能力强,更偏好外科专业,就此走上医学道路。毕业后选择科室方向时,发现头颈外科是一门交界性学科,涉及面广,包括五官、颌面、口腔、普外软组织等领域;术式操作也特别精细,涵盖显微外科、整复外科等,彼时头颈外科在国内比较少见,更有挑战性,所以就进入了头颈外科领域。


 肿瘤瞭望 :2007年,您前往 MD安德森癌症中心进修,其中有怎样的故事?


王宇教授:出国进修是我院出资培养医生的一个培训项目。MD安德森是美国数一数二的肿瘤中心,头颈外科非常出名,因此我选择去那里进修头颈外科和整形外科,彼时国内外的不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国人口众多,病例量大,经常每天门诊看几十个或百余患者;美国人口较少,一天门诊量就十几人,医患之间的交流、疾病探讨非常详细,同时医患关系也相对和谐。进修时第一次查房遇到的患者是一位美国国家宇航局(NASA)的工程师,她接受整形外科乳腺再造术术后皮瓣未存活,不得不将之移除,意味着整形失败。我和她的主治医生查房安慰她时,她说:“医生,我没有问题的。这就像登月一样,我们按照计划准备、实施,结果依旧有可能失败。”当时让我觉得这种医患关系非常和谐,我也一直期待国内能够通过各方的合作交流,构建出比较和谐医患的关系,让患者受益。


王宇老师在MD 安德森学习期间


强化规范诊疗,做好患者科普,筑立甲冠东方


 肿瘤瞭望 :您从美国带回了许多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经验。众所周知,甲状腺癌是头颈肿瘤的一大癌种,部分地区还是女性第一高发的肿瘤,您认为当前我国甲状腺癌诊疗现状是怎样的?


王宇教授:有人认为甲状腺癌是一种懒癌,治疗简单,预后好。我要更正一下这个观点,第一,只有在规范治疗的基础上,部分类型的甲状腺癌的预后才会好。第二,我们要认清国内外的疗效区别。欧美甲状腺癌预后非常好, 5年生存率在90%~95%;而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患者5年生存率只有84.3%,与国外有一定差距,主要是因为我国医疗水平分布不均,比如北上广地区甲状腺癌患者经规范后预后与欧美水平相当,但亦有很多地区水平参差不齐,所以拉低了整体的生存率。因此,我们强调规范化治疗,是更有必要性的。第三,部分难治性的甲状腺癌如初治时局部晚期的分化型甲状腺癌髓样癌、碘抵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以及生存时间极短的未分化癌等均是治疗的难点及研究的热点。


 肿瘤瞭望 :基于普及规范化治疗的目标,您在2020年12月牵头成立了“甲冠东方-甲状腺肿瘤专科联盟”,具体要开展怎样的工作呢?


王宇教授:国家对国内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已关注许久,并希望通过分级诊疗方式,使发达地区给医疗相对落后地区开展支援,提高整体医疗水平。“甲冠东方-甲状腺肿瘤专科联盟”也是配合国家这一理念提出的,目前第一期加入的联盟单位覆盖全国10个省市74家单位,总床位数超过4000张,年手术量逾30000台。我们希望通过联盟实现以下目的:一是通过规范化培训,让各地实现规范化治疗;二是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患者的全程管理,同时患者可通过信息化的方式远程会诊,接受到北上广的优质医疗资源;三是信息化全程管理可以建立动态实时数据库,便于统一汇总患者数据和分析,推动国内的诊治发展。这就是我们基本的设想。


 肿瘤瞭望 :除了联盟的活动,您在日常工作中也做了不少的科普工作,请您介绍一下。


王宇教授:过去很多医生对科普的重视不够,往往认为患者教育工作对患者理解疾病作用有限,对临床没有帮助。其实不然,肿瘤治疗需要早诊早治,若患者对疾病不了解,则无法实现早期的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如此则必然影响疗效和预后。所以,科普的主要目的就是把深奥的医学知识,用浅显的、便于理解的方式让老百姓去了解。在过去,科普都是以文章的方式刊登在简报或网站上,现在在社会的支持下,形式越来越多样,比如在电视台、网站上发布视频,在医院等APP平台去做科普文章或视频等。目前,我院、我科的公众号,甲冠东方-甲状腺肿瘤专科联的单位窗口也都是我们的科普阵地,为老百姓提供更多的知识获取渠道。


紧跟时代发展,一心为病患


 肿瘤瞭望 :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曾经医疗资源并不发达时的患者,放到现在则会有更好的生存,这个发展的过程当中,您对患者的治疗有怎样的体会,请您分享一下。


王宇教授 :医学是个经验性的学科,囿于一定的条件,当我们站在某一个时刻,它能做的事情必然是有限的,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亦如此。比如过去局部晚期甲状腺肿瘤,若病灶较大、侵犯非常广泛,则评估为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甲状腺癌,彼时基本束手无策。若强行手术,可能会直接造成脏器损毁,甚至威胁患者生命,患者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排斥此类手术,发展到后期更是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看着患者渐渐衰弱、不可避免的走向死亡。看着患者疾病发展的过程对医生个人情感有非常大的冲击,严重的无力感和挫败感,所以医生必须要有客观的、健康的心态去面对。


随着现在诊疗措施的改善,临床有很多的途径来处理这些情形。比如靶向药物对晚期甲状腺癌的全身治疗,仅极少数患者可以达到完全缓解(CR),部分患者仅能达到部分缓解(PR)。某些药物仅可能使瘤体缩小比例20%~50%,但从外科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改观将使患者从不可手术变为可手术,或者将需要切除喉、食管等重要脏器的手术变为保留器官和功能的手术。前期我国批准的一系列临床试验已有部分结果,并带来了一线的希望,现阶段还需要更多的数据的积累,进一步为提高治疗效果提供循证证据。


王宇教授在术中


肿瘤瞭望 :如您所言,有些患者接受治疗之后产生器官损毁,尤其是容貌改变更难以接受,作为主治医生,需要与患者进行深入沟通带来安慰,您有怎样的体会?


王宇教授:我们通过专门的进修学习,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患者配合度都非常高。若患者不理解或对治疗存在排斥,那么即便强行手术,也会产生很多心理问题,甚至有的患者会精神异常甚至自杀;也有些患者后期治疗不配合,疗效严重下降。所以我们非常重视医患沟通,在规范化、个体化治疗理念不断强化的今天,我们会针对性的提供个体化的诊疗方案供患者选择。比如会与患者沟通有哪些手术方案,如何实施;对相对早期的咽喉癌,我们会提供手术、微创手术或放疗给患者选择;对中晚期患者我们会建议先行新辅助化疗或者靶向治疗,再根据退缩情况、患者状况提供后续方案;对晚期患者,则选择放疗、同期放化疗抑或颈部手术;对于重建也是一样,在皮瓣的选择上,我会告诉患者前臂的皮瓣比较薄、比较软,有利于舌部活动,而腿部的皮瓣比较厚,有利于软组织填充。在充分和患者沟通所提供方案优劣的基础上,在一定范围内选择适合他的治疗方式,是现在综合治疗当中以患者为中心的体现。


医、教、研、管、德、言,医者六艺


 肿瘤瞭望 :患者一贯评价您温润如玉,您对团队有着怎样管理的理念?


王宇教授 :我对团队要求有四个字——医、教、研、管,即医疗、教学、科研、管理齐头并进。医疗方面,团队的医学根基必须非常扎实,医学是一个不断的学科,如果根基不扎实,作为医生无疑是失败的。教学方面,团队中的进修医生、学生要努力学习,一些主治医生、高年资医生和我都有相应的教学任务,必须要做好教学实现医疗的传承。科研方面,若团队与临床科研脱钩,则无法体验到最新进展,不会用最新的药物,不知道如何展开科研合作,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管理方面,则要求做好患者的管理、团队事务的管理和人文化的管理。只有医、教、研、管都做到全面发展,才能更好的成长。


 肿瘤瞭望 :医者仁心,您认为合格的医生需具备怎样的医德?


王宇教授:临床中,一名合格的医生一定是要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考虑。很多医生想要做一些创新,发明一些新的技术,但假如这类创新的发明过程有悖伦理或具有明确的倾向性操作,那么即便是取得了医学发展,在我看来,也是不值得认可的,因为我们要时刻从患者的角度选择合适的技术或方案,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才是非常重要的。


 肿瘤瞭望 :王老师您从医这么多年,您觉得怎样能和患者实现更好的相处,让他们更能接受医生的建议?


王宇教授:沟通交流非常重要。我们要有足够的交流时间去了解患者的基本特征,还要一定程度上不厌其烦的重复,包括病情的交代、治疗方案的制定等等。也许充足的交流时间在我国还是一种奢望,那么我们就要用更加清晰的头脑,在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交流中,精准的分析到患者的状况,梳理出可能的治疗方案,迅速作出决定,并以相对精简的言语实现有效的沟通,这对我国的医生是非常大的挑战,愿共勉。


疫情当前,诊疗、学习、科普,一个也不能少


 肿瘤瞭望 :过去的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面对新冠疫情的笼罩,您作为一名外科科室领导,在对头颈肿瘤患者的治疗工作中受到了哪些挑战?


王宇教授:过去的一年,疫情瞬息万变,管理措施动态调整,可谓艰难险阻,也给患者的治疗带来重重挑战。最困难的是春节后患者的返院治疗受到影响。比如去年一名预约了春节后治疗的口腔癌患者,因为疫情带来的影响,不得不采用了备选的手术方案。经过我们和患者的充分的沟通,患者也很理解……幸运的是术后患者恢复的很好,对我们也非常感激。所以面对疫情,我们必须随时应变,根据管控状况,积极处理医疗事件, 2021年可能也会有类似的状况,疫情防控仍是第一位的,我们要随时做好打硬仗的准备。


此外就是学习交流发生改变。既往每年都有很多面对面学习交流机会,今年因疫情管控全都受到影响。2020年初的学习交流计划充分考虑到疫情可能反复的特点,上级部门也不断提醒我们做好常态化防控准备,于是我们及时把学习交流转到线上,2020年的学习交流反而比过去更多、更丰富。通过网络平台直播,单次会议浏览量达到2万多,高的甚至达到5-6万,放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尤其是手术观摩,不可能所有人都进手术室学习,而手术直播可以让海量的专业人员观摩学习,成为大规模的规范化培训的课程。


再者,疫情下的科普活动也推进的非常快,我们设计的各种题材的成系列的内容在疫情期间点击量非常之大,加强了患者教育,随着我院互联网医院的普及,患者管理也更为方便。因此,2021年我们会及时根据疫情的管控进行相关工作调整,在医、教、研、管以及交流学习上克服疫情带来的挑战。


倾尽一生,治病救人


 肿瘤瞭望 :回顾您从业的二十几年,放眼未来更长远的一线医疗工作,您有怎样的总结和展望?


王宇教授:在医学生涯中,自己永远是一个初学者、一个年轻人,需要以不断学习的心态来面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在时间的激流中学会成长,不断像患者学习,向同道学习,向所有人学习,倾尽一生,做好治病救人这一件事。


版面编辑:洪山  责任编辑:彭伟彬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乳腺癌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