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MO/ECC2015]郭宝良教授:DCIS和浸润性癌导丝定位后行保乳手术再次手术的风险评估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15/10/28 19:59:41  浏览量:25196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编者按:ECC2015会议上来自丹麦哥本哈根的乳腺癌研究组发表了一项关于术前导丝定位行保乳手术后再次手术风险的回顾性研究,会后,《肿瘤瞭望》特邀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乳腺外科郭宝良教授对此做精彩的点评。

 

  以往文献报道导丝定位后保乳手术因阳性切缘再次手术的比例为14%~70%,因来自不同研究数据间差别较大。为准确评估不可触及肿块的乳腺癌和DCIS术前导丝定位行保乳手术后再次手术的风险,丹麦研究组对全国的数据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试图澄清再次手术的风险是否与独立的DCIS病灶和病理组织类型相关,鉴定出能够从更准确的定位方法或全乳切除的获益的人群。

  数据来自丹麦国家患者登记表,并经丹麦乳腺癌组数据库和丹麦病理学登记验证。对2010年1月到2013年12月因乳腺癌和DCIS行导丝定位保乳手术并且在2个月内再次手术的患者进行统计学分析。总共入组的4118名患者中725例 (17.6%)接受再次手术,其中593例再次扩大切除(14.4%)、132例乳房切除(3.2%)。与浸润性癌症(13.4%)相比,独立病灶DCIS患者接受再次手术比例增高(37.3%),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01)。593例扩大切除的患者中454例为浸润性癌,其中360例(79.3%)为导管癌,58例(12.7%)为小叶癌和其他类型36例(8.0%)。整体组织学类型之间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9)但小叶癌(17.4%)较导管癌(13.1%)再次手术的比例有增高的趋势。另外593例再次手术的患者中16.4%(97例)仍呈切缘阳性,DCIS的再次切缘阳性的风险明显高于浸润性癌(P = 0.0003)。全部入组患者中仅有202名(4.9%)在第一或第二次再次手术时接受了乳房切除术,在DCIS、浸润性癌及组织学类型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郭教授表示,该研究结果显示在丹麦导丝定位保乳术后再次手术的比例低于根据以往报道的预估值。独立病灶的DCIS再次手术的风险显著高于浸润性癌接近4倍,这些患者可能从更准确的定位方法中获益。

  结合以往的临床经验,郭教授认为临床实践上对于不可触及肿块进行术前定位有助于提高保乳手术的比例,但实际工作中受多种因素干扰,除浸润性癌和DCIS病变的不同特点、病灶的大小等客观因素外,不同外科医生术中切除范围、选取切缘的距离也是影响是否需要二次手术的重要因素。

  尽管NCCN指南和St.gallen共识均推荐墨染切缘无肿瘤作为阴性切缘的标准,但NCCN指南建议对于DCIS切缘距离最好大于1 cm(或许过度切除或降低美容效果),小于1 mm是不合适的。同样今年ASCO上发表的保乳手术肿瘤残腔切取切缘研究实际上是客观上扩大了切除的范围,从而降低了二次手术的比例。尽管综合治疗的进步降低了局部复发的比例,但实际工作中还是要尽力避免阳性切缘二次手术的发生,不同医院、不同医生选取保乳切缘的习惯方式存在差别,在该项研究中没有特别给以说明,因此需要更明确的界定以及前瞻性的研究去澄清。但该回顾性研究提示对于不可触及肿块的DCIS定位后行保乳手术在不影响美容效果的前提下可能需要切除更大的范围,避免二次手术的发生。

版面编辑:张楠  责任编辑:唐蕊蕾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DCIS浸润性癌导丝定位保乳手术手术的风险评估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