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正文

瞭望FM·ASCO特辑丨郝春芳教授:姑息治疗联合肿瘤照护可更好地提高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临终关怀交流的意愿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0/5/27 10:58:38  浏览量:11412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编者按:随着医学的进步与发展,“以病人为中心”的综合治疗理念在临床实践中体现的越来越明显。对于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来说运用综合治疗手段延长其生存期,并改善患者生存状况十分重要。2020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ASCO)上,美国马塞诸塞州学者开展的一项研究(摘要号 1008)运用辅助性姑息治疗联合肿瘤照护的手段,进一步了改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临终关怀交流的意愿,为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提供了良好思路。《肿瘤瞭望》特邀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郝春芳教授对该项研究做出了解读和分析。

研究概述

 
题目:辅助性姑息治疗联合肿瘤照护以改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临终关怀交流的随机试验
 
Randomized trial of a collaborative palliative and oncology care intervention to improve communication about end-of-life care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背景:研究表明,对预后不良的癌症患者给予早期的综合姑息治疗,可使其生活质量(QOL)和生命终末期(EOL)照护得到获益。然而,对于转移性乳腺癌(MBC)等具有较长病程的晚期癌症患者,提供姑息治疗的最佳时机和结果尚不清楚。该研究探索了辅助性姑息性和肿瘤照护模式对MBC患者临终关怀交流的影响。
 
方法:研究于2016年5月2日至2018年12月26日期间入组了120例具有不良预后临床指标的MBC患者,随机分为辅助性姑息治疗联合肿瘤照护组和常规照护组。干预措施涵盖了五个结构化的姑息照护,包括在可能的情况下与肿瘤专家进行联合干预,重点是症状管理、应对、预后意识、决策和疾病终末期规划。主要结果是在电子健康记录中临终关怀讨论记录。并在基线、6、12、18和24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临终关怀、生活质量、情绪症状等。
 
结果:研究入组均为于女性(100.0%)患者,其中87.5%为白种人,平均年龄为56.91岁(SD=11.24岁)。相较于常规治疗组,联合干预组患者健康记录中记录的临终关怀讨论率更高(67.2% vs 40.7%,p=0.006),包括更高的维持生命治疗医嘱的完成率(39.3% vs 13.6% ,p=0.002)。与常规照护组患者相比,联合干预组患者也更有可能与医生讨论她们的临终关怀意愿(OR=3.10,95%CI:1.21-7.94,p=0.019)。研究组在报告的QOL或情绪症状上没有差异。
 
结论:这种新的辅助性姑息治疗干预模式显著改善了MBC患者临床关怀相关的沟通和照护记录。未来需要开展进一步的工作来验证这种照护模式对临终管理影响的有效性。
 
专家点评 郝春芳教授
 
姑息治疗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但面对疾病状态、文化水平、生活习惯都存在很大差异的患者,如何更好的开展姑息治疗也是临床医生所面临的一道难题。该研究为美国学者开展的一项研究,其主要入组患者为美国白人患者,虽然具体治疗方案摘要中并没有明确给出,但该研究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启示:在姑息治疗之外对患者开展沟通、交流及心理支持,一方面能提高患者的治疗认知,另一方面能够了解到患者的需求,为患者今后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的实施提供了方向。
 
该研究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反思:由于中美两国医生和患者间都存在一定差异,我国想要开展相当规范的姑息治疗还存在一些困难,这需要医生团队、护理团队、心理支持团队、志愿者团队等各方的加入和良好配合。目前,临床医生能做的就是在常规诊疗过程中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减少患者的不良的反应及不适症状。只有通过良好的治疗方案及临床沟通才能将临床治疗工作做得更好。
 
专家简介
 
郝春芳教授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乳腺内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青年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乳腺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国际医疗与合作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版面编辑:洪山  责任编辑:卢宇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乳腺癌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