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暸望:盛夏蓬勃,西湖论道。由诺华医学部举办的乳腺癌全球巡讲中国站(BC Tour China 2017)在7月30日杭州隆重召开。本次会议聚焦乳腺癌内分泌和靶向治疗领域,邀请国内外重量级乳腺肿瘤专家,分享前沿治疗进展,共话临床热点问题。
自2013年首届活动在中国举办以来,诺华乳腺癌全球巡讲一直致力于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传播最新诊疗理念。今年中国站学术巡讲特别邀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邵志敏教授、胡夕春教授,以及浙江省肿瘤医院王晓稼教授作为大会主席。同时还有Robert Coleman教授现场分享最新指南解读和临床实践进展。
上篇
邵志敏教授
在大会开场致辞中,会议主席邵志敏教授首先对主办方诺华医学部的邀请表示感谢。他表示,BC Tour China过去成功举办了4届,本次BC Tour在盛夏季节落户美丽的杭州,吸引了国内众多非常有实力的中青年乳腺肿瘤专家参与,同时也请到来自英国的Coleman教授传经授道,相信本次会议一定能取得丰硕的成果。
王海波教授
30日上午的学术分享以内分泌临床实践和靶向治疗进展为主,第一位讲者是来自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的王海波教授,王教授对近两年争议较多的早期乳腺癌患者辅助芳香化酶抑制剂(AI)治疗时长问题进行了探讨。对于激素受体(HR)阳性早期乳腺癌,数据显示即使完成5年内分泌辅助治疗,患者的远期复发风险仍然较高。
从内分泌治疗的变化路径来看,延长AI治疗时限是一种降低远期风险的可选治疗策略,主要包括初始AI辅助内分泌治疗满5年,他莫昔芬(TAM)+AI序贯辅助内分泌满5年后的辅助治疗选择。经过回顾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共识结果,王海波教授总结:初始TAM辅助满5年,可以继续5年AI或TAM;初始AI辅助满5年,可以继续3~5年AI治疗(St.Gallen),也可以继续5年AI治疗(NCCN);TAM+AI辅助满5年,中高危复发风险的患者(St.Gallen)可以继续5年AI治疗,也可以继续AI治疗至总疗程满5年。
Robert Coleman教授
双膦酸盐是改善骨骼健康状况,降低肿瘤骨相关事件的重要药物。来自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Robert Coleman教授对ASCO早期乳腺癌双膦酸盐辅助治疗指南进行了生动的解读。Coleman教授以两个临床病例为引子展开主题,阐述了不同药物的作用机制,对重要的双膦酸盐辅助治疗研究ABCSG-12、AZURE、NSABP B-34和EBCTCG2015年荟萃分析等进行了回顾。
乳腺癌患者在辅助治疗期间面临骨丢失、骨折及潜在骨转移风险,骨转移会导致严重并发症,影响生存。双膦酸盐通过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及促进其凋亡,在预防骨质流失的同时可能影响骨微环境,有潜在抑制肿瘤转移作用。因此,在最新的ASCO骨调节剂辅助治疗指南中,推荐绝经后(或卵巢抑制后停经)患者可以考虑应用双膦酸盐类药物(唑来膦酸、氯膦酸盐)作为辅助治疗,狄诺塞麦虽有治疗前景但应用的证据不足。指南同时推荐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
佟仲生教授
与早期乳腺癌相比,晚期乳腺癌治疗目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于HR阳性晚期乳腺癌,需要优化内分泌治疗,以延迟疾病进展,维持或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佟仲生教授分享了HR阳性/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治疗决策。从国内外指南来看,均推荐优先内分泌治疗,而对于内脏危象患者和多线内分泌耐药治疗失败的患者,可以考虑化疗方案。
经过对不同临床研究的分析,佟仲生教授总结了内分泌药物的选择:首先应考虑到前序治疗的影响,在晚期一线中,AI是绝经后晚期乳腺癌标准治疗,而依维莫司是潜在晚期一线治疗选择(内分泌敏感和内分泌耐药人群均获益);对于晚期二线及后线,氟维司群在他莫昔芬治疗失败的患者中获益更大,而依维莫司能够有效逆转非甾体类AI治疗耐药,推迟化疗。
王碧芸教授
HR阳性/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的内分泌耐药问题不容忽视。m-TOR抑制剂依维莫司可通过阻断相关信号通路,发挥逆转内分泌继发耐药的作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碧芸教授以真实世界研究为背景,分析了依维莫司在临床实际应用的中疗效和安全性。更难能可贵的是,王碧芸教授介绍了她所在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科团队开展的全国首个依维莫司治疗晚期乳腺癌真实世界研究,为国内临床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这项中国研究显示,依维莫司联合内分泌治疗可以显著延长HR阳性/HER2阴性晚期乳腺患者(继往任何前线治疗)的无进展生存(PFS);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45岁、肝转移,有症状的口腔炎都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肝转移是患者预后较差的独立预测因素。此外,研究中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既往文献基本一致,安全性得到验证。
王树森教授
上午学术交流的最后一位讲者是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树森教授,他的讲题关注了PI3K通路分子标记物对靶向治疗的价值。PI3K/AKT/m-TOR信号通路是肿瘤细胞中重要的调控途径,这条通路的异常活化可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进展,同时也会导致抗肿瘤治疗的耐药。PI3K通路异常活化常见改变包括PIK3CA突变或扩增、PTEN缺失、生长因子受体异常和旁路激活等。
TAMRAD研究提示,低PI3K表达水平亚组中依维莫司治疗在至疾病进展时间(TTP)方面能够给患者提供更多获益;BOLERO-2研究中,PIK3CA等基因标记亚组中依维莫司均具有良好的疗效。
进一步的分析表明,m-TOR抑制剂带来的PFS获益与PI3K/AKT/m-TOR通路活化的各个标志物的突变状态无关,但多基因联合检测更有价值。对于PI3K 抑制剂,相关的临床试验还在进行中,期待发现对疗效有预测价值的生物标记物。
下篇
樊英教授
30日下午的学术内容除了三个专题报告外还有相应的专家讨论,更进一步探讨了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热点与难点。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樊英教授开启第一个专题——绝经前HR阳性晚期乳腺癌治疗及药物研发现状。我国乳腺癌年轻患者的比例高于其他国家,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超过60%的患者为绝经前乳腺癌。
目前国内外主要临床指南均推荐ER阳性绝经前患者首选卵巢功能抑制(OFS)/摘除结合内分泌治疗,他莫昔芬+OFS是首选,也可选择AI+OFS。然而这仍未满足晚期患者的需求,需要探索靶向治疗能否带来更多治疗获益,代表性药物有依维莫司(MIRACLE)和CDK4/6抑制剂(PALOMA-3、FATIMA、MONALEESA-7),相关临床研究显示出一定的治疗前景。
刘强教授
他莫昔芬是最常用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药物之一,但1/3患者会出现肿瘤复发和他莫西芬耐药。对于复发性ER阳性乳腺癌,虽首选内分泌治疗,然而大多数患者还是接受化疗。中山大学孙逸仙医院刘强教授结合自己团队研究成果,对他莫昔芬耐药后乳腺癌化疗耐药进行了深入分析。
从临床现象到机制探究可以发现,他莫西芬耐药的乳腺癌细胞对于损伤DNA的化疗方案也会产生耐药,而BRCA1/BARD1高表达会导致他莫西芬耐药肿瘤细胞发生化疗耐药。
这对临床的启示是,BARD1/BRCA1对于ER阳性乳腺癌至关重要,可能是提示化疗和放疗应答不佳的生物标记物;ER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中发生PIK3CA突变的几率在29%~45%之间,PI3K抑制剂或可逆转放疗或化疗耐药。
宋传贵教授
CDK4/6抑制剂已成为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最重要的“新星”之一。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宋传贵教授从作用机制,疗效和安全性三个方面解读CDK4/6抑制剂的现在与未来。CDK全称是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在调节细胞周期进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而“细胞周期时钟”掌控着细胞的生长和增殖。CDK4/6抑制剂正是通过影响关键细胞周期,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进程。
经过PALOMA-2、MONALEESA-2和MONARCH-3等大型临床试验淬炼,奠定了CDK4/6抑制剂在HR阳性/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中的一线治疗地位,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PFS。
在二线及后线治疗中,PALOMA-3、MONARCH-2和MONARCH-1三项临床试验证实,CDK4/6抑制剂能够进一步延长患者的PFS。目前,仍然有许多大型临床Ⅲ研究在探索CDK4/6抑制剂的治疗领域和治疗选择,包括早期人群的(新)辅助治疗,更多内分泌进展人群治疗数据积累以及不同的联合治疗选择(两联/三联)。
经过一整天精彩分享和深度讨论,2017诺华乳腺癌全球巡讲中国站圆满结束。乳腺癌领域进展对整个实体瘤的治疗都起到了带动作用,尤其以内分泌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最为典型。在本次巡讲上,中外专家传道解惑,剖析了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方方面面。虽然会议结束,但学术交流和传承不会停止,明年的巡讲我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