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阴性乳腺癌是一类侵袭性强、治疗效果欠佳、预后极差的乳腺癌亚型。因此,在每个相关领域权威学术会议召开时,人们总是期盼着三阴性乳腺癌研究进展能够取得一定突破。在本届圣安东尼奥乳腺癌大会(SABCS2016)上,我们看到了很多有意思的研究,其中一些更是为临床提供了重要的启示。《肿瘤瞭望》在会议现场邀请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解放军第307医院江泽飞教授结合本届SABCS亮点研究,点评了当前三阴性乳腺癌治疗领域的发展现状。
三阴性乳腺癌占所有乳腺癌的10%~15%,因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HER-2的表达均为阴性而得名。同时,也正因为“三阴”,而对内分泌治疗和抗HER-2靶向治疗都不敏感,加之仍未发现其他有效的治疗靶点,因此三阴性乳腺癌可谓乳腺癌领域一块难啃的骨头。
靶向治疗仍待突破
研究已经发现,三阴性乳腺癌其实是异质性很强的一个乳腺癌亚型,至少可再分为7种亚亚型。江教授认为:对三阴性乳腺癌应进行更为精准的细分,以找到适合其中某个亚亚型的治疗靶点,从而提高其治疗疗效。
在治疗靶点方面,BRCA1/2突变是当前在三阴性乳腺癌领域比较受关注的基因突变。有研究显示,在BRCA1/2突变的患者中,铂类药物的疗效优于紫杉类药物。
此外,PARP抑制剂在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前景也有学者进行了探索。江教授特别指出,如果联合应用的化疗药物作用很强,如同时联合铂类和紫杉,靶向药物的优势可能不容易显现。此时,巧妙合理的临床研究设计就格外关键。
免疫治疗的“春天”总会来到
在几乎是同期召开的世界肺癌大会中,免疫治疗称得上炙手可热。免疫治疗在肺癌中取得的成绩也非常令乳腺癌医生羡慕:一线、二线应用时的疗效都超过了化疗。而在乳腺癌领域中,虽然免疫治疗同样得到了关注,也有相应临床研究正在开展,但结果如何尚未可知。
江教授认为,尽管当前乳腺癌看似是癌症免疫治疗这场大戏中一个被遗忘和被冷落的角落,但这与各部位肿瘤的基础治疗特点和医药研发公司的开发策略都有关系。他相信,由于免疫治疗并不存在强烈的器官特异性或肿瘤特异性,只要找到合适的患者和合适的时机,将免疫治疗与现有治疗方案进行有机的配合或组合,免疫治疗同样会在乳腺癌领域发光发热,获得应有的地位,特别是在克服内分泌治疗耐药或化疗耐药方面,免疫治疗应该会大有作为。
化疗仍是三阴性乳腺癌治疗的“当家花旦”
整体上,化疗对各型乳腺癌都有作用,特别是三阴性乳腺癌,铂类、紫杉类药物以及吉西他滨等是主要治疗手段。今年SABCS上报告的一项研究显示,白蛋白紫杉醇联合铂类或联合吉西他滨,疗效优于铂类联合吉西他滨的标准治疗方案。
该研究(tnAcity试验)是一项针对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的随机、II/III期研究,对比白蛋白紫杉醇(Nab-P)+卡铂(C),Nab-P+吉西他滨(G),吉西他滨+卡铂这三种一线方案治疗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II期研究的结果显示,Nab-P/C方案治疗的PFS为7.4个月,显著长于其他两组(nab-P/G组5.4个月,G/C组为6.0个月),见图1、2、3。
图1. 试验设计
图2. 无进展生存曲线
图3. 部分3级及以上安全事件
江教授表示,从学术角度上说,大家应该对当前精准靶向治疗时代,化疗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地位有所认识,同时也应对化疗策略进行优化。例如白蛋白紫杉醇,其特殊的构型使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因此能更容易地进行剂量管理和毒性管理。这使得在许多临床试验中,白蛋白紫杉醇能够取代传统的紫杉醇,取得更优的疗效。尤其是在三阴性乳腺癌领域,白蛋白紫杉醇与铂类的组合优于吉西他滨与铂类的组合,这一方面证明,化疗对于三阴性乳腺癌仍然不可取代,另一方面也提示,白蛋白紫杉醇联合铂类可能会是三阴性乳腺癌的最佳组合。
江教授还提示,在铂类药物的选择上,国外学者更多应用卡铂,国内学者更多应用顺铂。前者血液学毒性更重,后者消化系统反应更重。因此在联合紫杉醇或白蛋白紫杉醇时,选择顺铂能够达到增加疗效而不叠加骨髓抑制毒性、不良反应相对交叉的效果。
江教授最后总结认为,尽管tnAcity研究并非一个大型的临床研究,但会给临床带来重要的影响,在靶向治疗还无法全面走入三阴性乳腺癌领域,有效靶向治疗药物缺乏的当下,白蛋白紫杉醇应该有其应有的地位,在这个应用过程中,会有很多患者从中获益。
(tnAcity试验壁报)